在现代工业制造、汽车装配、航空航天、电子封装及包装等领域,高强度胶粘剂因其优异的粘接性能、轻量化优势和应力分布均匀等特点,已逐步替代传统机械连接方式。国家标准 GB/T 7122—1996《高强度胶粘剂剥离强度的测定》为评估此类胶粘剂在柔性-刚性或柔性-柔性材料间的粘接性能提供了方法。本文将围绕GB/T 7122标准要求,结合DBL-01电子剥离试验机的技术特点,系统解析高强度胶粘剂剥离强度的测试原理、操作流程及典型应用场景。
GB/T 7122适用于测定高强度胶粘剂对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等基材的剥离强度,尤其强调以下几点:
1. 试样结构:T型剥离形式
采用两片相同宽度(通常为25 mm)的柔性材料(如铝箔、PET膜、织物)被胶粘剂粘接成“T"字形;
剥离时,两片材料以180°方向被匀速拉开,模拟实际使用中胶层受力剥离的工况。
2. 测试条件
拉伸速度:100 ± 10 mm/min(标准推荐值,可根据材料特性调整);
环境温度:23 ± 2℃,相对湿度 50 ± 5% RH;
试样需在标准环境下调节不少于16小时。
3. 结果计算
剥离强度 P(单位:kN/m 或 N/mm)按公式计算:
该标准特别强调数据稳定性与剥离模式一致性,要求剥离过程应为连续、平稳的界面破坏,而非内聚破坏或基材断裂。
1. 试样制备
材料选择:刚性金属(厚度2.0mm±0.1mm)与挠性金属(厚度0.5mm±0.02mm),宽度优选25mm。
表面处理:按胶粘剂制造商建议处理表面,确保无油污、氧化层。
胶接工艺:均匀涂覆胶粘剂,固化后胶层平均厚度需符合产品规范。
状态调节:在GB 2918标准环境(23±2℃,相对湿度≤80%)下调节≥0.5小时,消除环境应力影响。
2. 设备调试
夹具安装:将定制化浮辊夹具固定于DBL-01试验机,确保辊轴转动灵活。
参数设置:通过触摸屏选择GB/T 7122测试模式,设定剥离速率100mm/min±5mm/min,夹具间距50mm。
系统校准:启动自动零点校准,使用标准砝码验证力值精度。

3. 测试执行
试样装夹:将试样插入夹具,挠性金属未胶接端夹入下夹头,刚性金属端固定于上夹头。
剥离过程:启动试验机,夹头以恒定速率分离,系统自动记录力-位移曲线。
数据采集:忽略首25mm无效段,采集后续115mm有效剥离段的力值数据。
4. 结果处理
平均剥离力计算:通过系统内置算法或手动求积仪计算单位宽度平均力值(kN/m)。
破坏类型分析:记录胶层内聚破坏、界面破坏或混合破坏模式,评估胶粘剂适用性。
报告生成:输出包含胶粘剂信息、试样尺寸、试验条件及剥离强度的完整报告。
1. 高性能结构胶研发与质检
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密封、风电叶片粘接等场景中,DBL-01可准确评估环氧、聚氨酯类高强度胶的T型剥离性能,为配方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2. 医用胶带与敷料粘性验证
虽GB/T 7122主要针对“高强度"胶粘剂,但其测试原理也适用于部分高粘性医用产品,DBL-01通过更换低量程传感器即可兼顾。
3. 复合软包装层间粘合评估
对于铝塑复合膜、镀铝CPP等高阻隔材料,若采用高强度干复胶,亦可参照本标准进行剥离强度比对分析。
DBL-01电子剥离试验机凭借其高精度、智能化与标准兼容性,已成为高强度胶粘剂行业质量控制的核心工具。通过严格执行GB/T 7122标准,该设备不仅为产品研发提供数据支撑,更为产业升级注入技术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