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食品的保鲜对于保持其品质和延长货架期至关重要。生鲜食品软包装的水蒸气透过率直接影响着食品的水分平衡、变质速度以及整体质量。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作为一种专业设备,能够准确测量软包装材料的水蒸气阻隔性能,为生鲜食品包装的设计和质量控制提供关键依据。
水蒸气透过率是指在恒定温度与湿度梯度下,单位时间内水蒸气透过单位面积包装材料的量,常用单位为 g/(m²·24h)。
WVTR值越低,材料阻湿性能越好;反之则阻隔性差。
对于生鲜食品包装,需根据产品特性选择适中而非绝对WVTR:
高呼吸型果蔬(如蘑菇、菠菜):需一定透湿性以维持“微呼吸"平衡,避免结露;
冷鲜肉、水产:要求极低WVTR(通常<5 g/(m²·24h)),防止水分流失和氧化;
即食沙拉:需兼顾阻湿与透气(O₂/CO₂),常采用多层共挤或涂覆膜。
二、水蒸气透过率对生鲜食品软包装的重要性
(一)维持食品水分平衡
生鲜食品通常含有较高的水分,合适的水蒸气透过率可以确保包装内的湿度与外界环境达到一定的平衡,防止食品因过度失水而干缩或因吸湿而变软、变质。例如,水果、蔬菜等在适宜的湿度环境下能更好地保持新鲜度和口感。
(二)延缓微生物生长
过高的水蒸气透过率可能导致包装内湿度增加,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加速食品腐败。相反,适当的阻隔性能有助于抑制微生物繁殖,延长食品保质期。
(三)保持包装完整性
如果软包装的水蒸气阻隔性能不佳,可能会导致包装膨胀或收缩,影响其外观和密封性,甚至使包装破裂,从而失去对食品的保护作用。

(一)试样准备
从生鲜食品软包装成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对于有印刷图案或特殊处理的区域应尽量避开,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按照测试仪的要求裁剪合适尺寸的试样,一般要保证试样的边缘平整光滑,无破损或缺口。同时,要注意记录每个试样的来源、批次等信息,以便后续数据分析。
(二)仪器校准与设置
在进行测试前,必须对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进行严格的校准。使用标准膜或已知水蒸气透过率的标准物质来校正仪器的准确性,使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根据所选用的测试方法和生鲜食品的特性,合理设置测试参数。例如,温度、湿度、测试时间等。通常情况下,模拟实际储存条件下的环境参数更有利于得到可靠的结果。比如,对于冷藏销售的生鲜肉类产品,可将测试温度设定在相应的低温范围内;而对于常温保存的干货类食品,则选择室温下的测试条件。
(三)测试过程
将准备好的试样安装在测试仪器的相应位置上,确保密封良好,防止外界空气泄漏干扰测试结果。
启动测试仪,开始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测试。在整个过程中,密切关注仪器运行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机检查原因并排除故障。对于长时间连续工作的测试项目,要定期检查设备的散热情况和其他部件是否正常运转。
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包括初始重量(针对称重法)、实时温度、湿度变化曲线等。这些原始数据将为最终的结果分析和报告编写提供重要依据。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
根据测试仪自带的软件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报表或者手动输入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出平均水蒸气透过率值,并与相关标准规定的限值进行比较。例如,我国GB/T 1037-2015《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 杯式法》中明确了不同材质包装材料的允许最大水蒸气透过率指标。
如果测试结果超出合格范围,应进一步查找原因。可能是包装材料本身质量问题、生产工艺缺陷或者是存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等因素导致的。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如更换供应商、调整生产工艺参数或加强物流环节的保护等。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在生鲜食品软包装检测中发挥着作用。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该仪器及其配套的方法流程,不仅可以准确地评估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能优劣与否还能为企业优化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助力提升我国生鲜食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朝着更加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