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医药、日化及工业制造领域,包装的密封性能直接决定产品的安全性与保质期。泄漏与密封强度测试仪通过正压法模拟实际使用场景中的压力变化,精准量化包装容器的密封强度与泄漏风险,成为质量控制的核心工具。本文将系统解析测试原理、操作流程及应用范围,为行业提供技术参考。
通过向包装内部充入压缩空气或氮气等惰性气体,使内部压力升高至预设值,随后监测压力变化以判断密封性能。其核心逻辑为:
充气阶段:通过精密气压控制系统,以可控速率向包装内充入气体,避免冲击导致试样变形。例如,测试饮料瓶盖时,充气速率需控制在0.5-1.0L/min,确保压力均匀分布。
保压阶段:达到预设压力后,系统自动计时并持续监测压力变化。若包装存在泄漏,内部压力将随时间下降,下降速率与泄漏量成正比。
数据分析:仪器实时记录压力数据,通过算法计算泄漏率,并与预设阈值对比,自动判定合格性。例如,某药企设定泄漏率≤0.01kPa/min为合格标准,未达标产品需追溯至封口工艺调整。
1、设备准备与校准
检查气压控制系统、压力传感器及计时器功能,确保精度符合要求。例如,某型号仪器压力传感器精度达±0.25%FS,可捕捉微小压力波动。
根据产品标准设定测试参数:
测试压力:依据包装材料强度设定,如铝箔袋测试压力通常为10-20kPa,金属罐可达50-100kPa。
保压时间:通常为30-60秒,确保压力稳定。
泄漏阈值:根据行业规范设定,如医药包装泄漏率需≤0.005kPa/min。

2、试样预处理
清洁试样表面,去除油污或杂质,避免影响密封性。例如,测试软管前需用酒精擦拭接口处。
检查试样外观,排除破损或变形样品,确保测试有效性。
3、充气与保压监测
将试样固定于测试台,连接气路后启动充气程序。例
仪器自动记录压力曲线,若压力下降超过阈值,系统报警并标记不合格。
4、结果判定与处理
合格产品进入下一环节,不合格产品需分析泄漏位置。例如,某食品企业通过气泡法定位软包装袋侧封边泄漏点,优化热封温度后合格率提升30%。
定期维护设备,校准传感器,确保长期稳定性。
1、食品行业
软包装:检测膨化食品袋、真空肉制品包装的热封强度。例如,某薯片品牌通过测试发现封边热封强度不足,调整工艺后破损率下降40%。
硬质容器:评估饮料瓶、罐头的瓶盖密封性。例如,矿泉水企业通过正压法测试发现瓶盖扭力值偏离标准,优化生产线后漏液率降至0.1%。
2、医药行业
无菌包装:验证输液袋、泡罩包装的密封性。某药企通过测试发现泡罩铝膜与PVC基材剥离强度不达标,调整后通过ISO 11607无菌认证。
医疗器械:检测导管、注射器的密封性能,确保使用安全。
3、日化行业
软管包装:评估牙膏管、化妆品软管的帽体连接强度。某洗面奶品牌通过测试发现软管扎接强度不足,改进后杜绝运输断裂问题。
泄漏与密封强度测试仪通过量化压力变化,为食品、医药、日化等行业提供了科学的质量控制手段。从防止膨化食品受潮到保障医药无菌包装安全,从优化日化软管结构到验证航天器密封性,其测试数据已成为产品优化、工艺改进的核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