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制剂的黏附性能直接影响其加工、存储和服用效果。在2025版药典中,通则0952明确规定了黏附力测定法,涵盖了初粘、持粘、剥离强度及黏着力的概念。这些参数为药品及辅料的黏附性能提供了全面的评价体系,确保药品达到质量要求。
初粘:指药品或辅料表面刚接触基底时所表现出的瞬时黏附能力,反映其快速黏附特性。
持粘: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药品或辅料持续黏附在基底上的能力,是衡量黏附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剥离强度:在特定条件下,将药品从基底上分离所需的最大拉力,反映黏附的最大承载能力。
黏着力:综合反映药品与基底之间的黏附性能,通常以单位面积上的力值表示,既包括瞬时和持续黏附能力,也反映剥离时的抗拉强度。
1. 初粘测定
操作步骤:采用滚球斜坡停止法测定贴膏剂、贴剂的初黏力。将适宜的钢球分别滚过置于CZY-01初粘性测试仪倾斜板上的试品黏性面,根据试品黏性面能够粘住的最大球号钢球,评价其初黏性的大小。
用途:评估药品表面材料的快速黏附能力,用于筛选合适的辅料或包衣材料。
2. 持粘测定
操作步骤:将样品与基底充分接触后,保持一定时间(如30秒至几分钟),在控制环境条件下,测定其持续黏附能力。
用途:CZY-6HA持粘性测试仪反映药品在运输、储存或服用过程中黏附性能的稳定性。
3. 剥离强度测定
操作步骤:采用剥离试验,将样品从基底上缓慢拉开,记录达到最大拉力值,即为剥离强度。
标准:多采用定速拉伸,控制角度和速度,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重现性。
意义:DBL-01电子剥离试验机评估药片、包衣层或其他固体剂型的黏附牢固度。
4. 黏着力的测定
黏着力测定采用移动滚轮模拟接触法,样品裁剪至合适尺寸,固定于NZL-01黏着力试验机夹具上,设定压辊运行速度后进行测定。。
接触时间和压力:应严格控制,确保每次试验条件一致。
仪器校准:定期校验黏着力试验机的准确性,确保数据有效。
性能评定:结合初粘、持粘、剥离强度与黏着力,综合判定药品的黏附质量。
质量控制:确保批次之间黏附性能一致,满足药典标准,减少生产缺陷。
工艺优化:通过参数调整改善黏附性能,提高药品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2025药典通则0952中关于黏附力的测定方法,系统地涵盖了初粘、持粘、剥离强度及黏着力的测试内容,为药品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