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PRODUCTS CENTER
技术文章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药用凝胶强度测定的行业标准:2025药典相关规定介绍

药用凝胶强度测定的行业标准:2025药典相关规定介绍

更新时间:2025-07-02   点击次数:62次
随着《中国药典》2025年版的正式实施,四部通则0634《凝胶强度测定法》成为医药、食品及化工领域关注的焦点。该标准通过严格规范测试条件、仪器要求及操作流程,为凝胶类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动行业向高精度、可追溯、智能化方向升级。山东泉科瑞达依据该标准,推出了GELT-01H凝胶强度测试仪,用于测量凝胶的凝胶强度。
一、标准修订背景:从单一指标到多维质控
凝胶强度是衡量凝胶材料抵抗外力破坏能力的核心参数,直接影响药品的成型性、稳定性及临床疗效。例如,明胶软胶囊的凝胶强度不足可能导致药物溶出速率异常,阿胶等胶类中药的强度偏低则可能影响其补血功效。2025版药典在继承2020版基础上,结合国际标准(如ISO 5893:2021)及行业动态,新增了以下关键要求:
  1. 动态黏弹性分析:要求对胶类中药(如阿胶、鹿角胶)同步测定弹性模量与破裂强度,以评估其生物相容性与炮制工艺合理性。
  2. 多模式测试扩展:支持穿透、压缩、剪切及扭转四种测试模式,覆盖软膏剂、贴剂、3D打印生物凝胶等新兴剂型。
  3. 数据溯源性强化:明确要求测试报告包含原始数据、环境参数及审计追踪信息,确保结果可复现。
二、核心规定:技术参数与操作规范
1. 测试条件标准化
  • 温度控制:测试环境温度需稳定在25℃±0.5℃,样品冷却至指定温度(如明胶需10℃冷冻16-18小时)后2分钟内完成测试,避免温度波动导致强度虚高或偏低。例如,阿胶在25℃时凝胶强度为450g,温度升至26℃时强度下降15.6%。
  • 探头规格GELT-01H凝胶强度测试仪用直径12.7mm的圆柱探头(符合GB 6783-2013标准),下压速度设定为0.5-1.0mm/s,记录探头下压至样品表面下凹4mm时的最大作用力值。
  • GELT-01H凝胶强度测试仪.jpg

2. 仪器性能要求
  • 力量感应元:量程范围需覆盖0.1-5000g,分辨率达0.0001g,误差率≤0.5%,以捕捉凝胶破裂瞬间的微小形变。
  • 温控模块:内置PID算法或双循环液冷系统,确保温度波动≤±0.1℃,满足生产线高速检测需求。
  • 数据采集系统:支持力-位移曲线实时记录,自动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及CV值,并生成符合GLP/GMP规范的报告。
3. 样品制备与测试流程
  • 样品制备:按药典规定浓度和温度条件制备凝胶溶液,冷却至指定温度后倒入测试杯,表面平整无气泡。例如,明胶溶液需在60℃溶解后,冷却至10℃并静置平衡30分钟。
  • 操作步骤
  1. 仪器预热10-15分钟,使用标准砝码校准力量传感器;
  2. 将样品杯置于测试平台,调整探头至样品表面正上方;
  3. 设定测试参数(如下压速度0.8mm/s、深度4mm),启动测试程序;
  4. 重复测试至少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三、行业影响: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质量革命
1. 医药领域:保障药品安全与疗效
  • 软胶囊制剂:某企业通过GELT-01H凝胶强度测试仪明胶壳凝胶强度波动范围从±15g缩小至±3g,产品溶出度一致性提升40%,成功通过FDA认证。
  • 胶类中药:中国药科大学联合企业建立“胶类中药凝胶强度数据库",收录超1000组测试数据,为《中国药典》2025版新增的动态黏弹性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2. 食品行业:优化配方与工艺
  • 鱼糜制品:某企业利用剪切测试量化卡拉胶与结冷胶的协同作用,将布丁产品凝胶强度稳定性提高60%,消费者复购率提升25%。
  • 乳制品:通过压缩测试评估魔芋胶基吸附剂的拉伸强度与吸水率,帮助研发团队将吸附容量从120g/g提升至180g/g,成本降低35%。
结语2025版药典0634通则的实施,标志着凝胶强度测定从“经验判断"迈向“精准量化"的新阶段。企业需紧跟标准升级步伐,选择符合药典要求的测试设备(如山东泉科瑞达生产GELT-01H凝胶强度测试仪,结合智能化操作与数据管理,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与合规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