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PRODUCTS CENTER
技术文章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2025药典新规:偏光应力仪守护玻璃输液瓶应力安全

2025药典新规:偏光应力仪守护玻璃输液瓶应力安全

更新时间:2025-06-27   点击次数:315次
随着2025年版《中国药典》对药用玻璃容器质量标准的全面升级,玻璃输液瓶的应力检测成为保障药品包装安全的核心环节。依据药典新增的“4003玻璃容器内应力测定法"及“4022玻璃瓶偏光应力测定法",偏光应力仪通过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实现了对玻璃输液瓶内部残余应力的精准量化,为行业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药典修订背景与应力检测的必要性
2025药典修订明确指出,玻璃输液瓶在成型、冷却及退火过程中可能因热梯度、机械拉应力或退火不充分产生残余应力。这类应力若超过阈值,可能导致输液瓶在运输、灭菌或使用过程中破裂,甚至引发药品污染风险。例如,某药企曾因输液瓶应力不均导致灭菌阶段破裂率上升,最终召回数万支产品。因此,药典将应力检测纳入强制项目,要求单位厚度光程差(δ)不得超过40nm/mm(中硼硅玻璃),以保障包装材料的机械强度与化学稳定性。
二、偏光应力仪的工作原理与技术升级
偏光应力仪基于双折射光程差检测原理,通过偏振光干涉现象量化玻璃内部应力。其核心流程包括:
  1. 光源与偏振系统:白光经起偏镜形成线偏振光,进入玻璃样品后因应力产生双折射,分解为快轴光与慢轴光。
  2. 638850577955145039387.jpg

  3. 光程差测量:通过四分之一波片补偿相位延迟,旋转检偏镜至暗视场状态,仪器自动记录旋转角度θ,并依据公式T=3.14θ计算光程差T(单位:nm)。
  4. 应力值换算:结合壁厚测厚仪测量玻璃厚度t,最终单位厚度光程差δ=T/t,直接反映应力水平。
2025药典允许使用具备“双折射光程差直接读数"功能的仪器,如济南三泉中石YLY-03S,其示值分辨率达0.1nm,测量误差≤2nm,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与数据可追溯性。
三、检测流程与操作规范
依据药典要求,玻璃输液瓶的应力检测需遵循以下步骤:
  1. 样品准备:从生产线随机抽取退火后的输液瓶,在23℃±2℃、湿度50%±5%环境下静置24小时,消除加工应力。
  2. 仪器校准:调整偏振场亮度≥120cd/m²,偏振元件偏振度≥99%,偏振场直径≥85mm,确保测量准确性。
  3. 底部检测:将四分之一波片置入视场,调整至暗视场后放入样品,旋转检偏镜至蓝灰色被褐色取代,记录光程差或旋转角度。
  4. 侧壁检测:样品轴线与偏振平面成45°,旋转检偏镜至暗区取代亮区,测量两侧壁厚度之和,仪器自动计算δ值。
  5. 结果判定:若δ值≤40nm/mm,判定合格;否则需追溯生产工艺,优化退火曲线或成型参数。
偏光应力仪作为2025药典修订的核心检测工具,不仅为玻璃输液瓶的应力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更为药品包装安全筑起了技术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