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药品包装的质量控制变得尤为重要。玻璃容器作为常见的药品包装材料,其内应力的测定对于确保药品包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2025版中国药典对玻璃容器内应力测定方法进行了详细规范,进一步提升了测量的精确度与可靠性。本文将介绍玻璃容器内应力测定仪如何依据2025药典标准进行检测。
一、玻璃容器内应力的定义与影响
玻璃容器的内应力是指因外部因素(如受力、温湿度变化等)导致容器内部分子结构发生变形,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尽管玻璃容器的二次退火工艺能够有效减少内应力,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量的残余应力。这些内应力会影响玻璃容器的机械强度,使其在包装药品的过程中易破裂,降低药品包装的安全性。因此,内应力的测定在药品包装行业中至关重要,主要用于控制玻璃容器的退火质量。

二、2025药典标准对内应力测定的要求
2025版中国药典对玻璃容器内应力的测量方法进行了详细规范。标准指出,使用偏光应力仪对玻璃容器进行测定时,可直接读取双折射光程差或旋转角度,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内应力数值。此修订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测试精度,符合现代药品包装的质量控制需求。
三、偏光应力仪的工作原理
偏光应力仪基于偏振光干涉原理工作。当一束偏振光通过存在内应力的玻璃时,这束光会分解成两束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光,它们在玻璃中以不同的速度前进,从而产生了光程差。这个光程差与内应力的大小密切相关,内应力越大,光程差也就越大。偏光应力仪通过旋转检偏镜,测得这个角度θ,进而根据公式T=565θ/180=3.14θ计算出双折射光程差T,得到玻璃内应力的关键数据。
随着《药典4003》标准的修订,玻璃容器内应力测定方法变得更加精确和便捷。偏光应力仪不仅满足了玻璃容器内应力测量的技术要求,还提供了高效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帮助制药企业和质检中心确保药品包装质量,提升产品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