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又称聚合物电解质膜,是燃料电池、水电解槽等电化学能源装置中的核心功能材料。膜的厚度不仅直接影响电池的内阻、功率密度和水管理性能,还关系到机械强度、耐久性及成本控制——通常,膜越薄,质子传导阻力越小,但易发生针孔、撕裂或化学降解。因此,对质子交换膜进行厚度测量,是材料研发、生产质控和产品验收中环节。CHY-02H测厚仪作为一款符合国际标准的接触式厚度测量设备,凭借其微米级精度与稳定性能,广泛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等高分子薄膜的厚度检测。
质子交换膜通常具有以下特性,对测厚设备提出较高要求:
厚度范围窄:常见厚度为 10~180 μm(如Nafion 112为51 μm,Nafion 117为183 μm);
材质柔软、易变形:全氟磺酸膜含水率高时柔软如胶,干燥后脆硬,易受压延展或破裂;
表面光滑但敏感:接触压力过大会造成压痕或局部变薄,影响测量真实性;
厚度均匀性要求高:局部过薄可能成为“热点"或泄漏点,需多点测量评估一致性。
因此,测厚仪必须具备可控接触压力、高分辨率、重复性好、非损伤性等特性。
CHY-02H智能测厚仪是一款专为塑料薄膜、纸张、箔材、电池隔膜、质子交换膜等薄型材料设计的接触式机械测厚设备,符合ISO、GB、ASTM等多项国际标准要求。
主要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0~2 mm
分辨率:0.1 μm
接触压力:17.5 kPa ± 1 kPa(符合GB/T 6672与ISO 4593标准)
测量头直径:6.4 mm(圆形平面测头)
自动测量模式:支持单点、多点自动循环测试
数据输出:支持四级用户权限管理,测试数据历史记录可查询,,GMP计算机软件可
该设备通过精密机械结构控制上下测量头的闭合,确保在标准压力下对样品进行无冲击、稳定接触,有效避免人为误差。

1. 样品准备
从膜卷或成品膜片中裁取 ≥50 mm × 50 mm 的平整试样;
若膜处于湿态(如含水保存),需按实际使用状态测试,或统一在标准环境(23±2℃,50±10% RH)下调节24小时后测试干态厚度;
避免用手直接触摸测量区域,防止油脂污染或拉伸变形。
2. 设备校准
开机预热10分钟;
使用标准量块(如50 μm、100 μm)进行零点与量程校准;
确认测头清洁无异物。
3. 测量参数设置
接触压力:设定为 17.5 kPa(对应测头压力约53 g,符合ISO 4593);
测量速度:缓慢闭合(通常设备自动控制);
测量点数:建议每张膜至少测量 5~9个点(如四角+中心,或按网格分布);
保压时间:1~2秒,确保读数稳定。
4. 操作步骤
将试样平铺于下测量台上,无褶皱、无张力;
启动“自动测量"模式,上测头缓慢下降接触膜面;
设备自动记录厚度值并显示;
移动样品至下一测量点,重复操作;
测试完成后,导出数据,计算平均厚度、最大值、最小值及厚度偏差(%)。
注意:对于极薄膜(<20 μm),建议在无风、无振动环境下操作,避免气流扰动影响读数。
CHY-02H测厚仪的测试方法严格遵循以下国际与国家标准:
ISO 4593:2020《Plastics — Film and sheeting — Determination of thickness by mechanical scanning》
规定接触压力为17.5 kPa,测头直径≥6 mm,适用于塑料薄膜厚度测量。
GB/T 6672-2023《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 机械测量法》
中国国家标准,等效采用ISO 4593,明确测厚仪技术要求与操作规范。
ASTM D374-22《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Thickness of Solid Electrical Insulation》
虽针对绝缘材料,但其Method A(接触式测厚)原理通用,常被燃料电池行业参考。
企业标准:如燃料电池膜电极(MEA)制造商通常要求厚度公差控制在±2 μm以内。
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质子交换膜作为“心脏材料",其厚度控制精度直接关乎电堆性能与寿命。CHY-02H测厚仪凭借符合ISO/GB标准的测量原理、微米级分辨率与稳定重复性,已成为质子交换膜研发与生产中质量控制工具。通过规范执行多点、标准压力下的厚度测试,企业不仅能确保产品一致性,更能为材料优化、工艺改进和国际认证提供可靠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