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PRODUCTS CENTER
技术文章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玻璃容器热震性测定仪:依据2025药典标准4022通则进行测定

玻璃容器热震性测定仪:依据2025药典标准4022通则进行测定

更新时间:2025-08-20   点击次数:82次

药用玻璃瓶作为药品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其中,热震性是评估药用玻璃瓶在温度急剧变化时抗破裂能力的重要参数。2025版《中国药典》新增了4022《玻璃容器热震性测定法》,旨在规范药用玻璃容器(如安瓿瓶、注射剂瓶、口服液瓶等)的热震性能检测。本文将探讨玻璃容器热震性测定仪在药用玻璃瓶检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一、玻璃容器热震性测定仪概述

玻璃容器热震性测定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定玻璃容器在温度急剧变化时抗破裂能力的设备。对于药用玻璃瓶而言,其热震性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药品在温度变化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模拟温度急剧变化的环境,对样品进行加热和冷却,并观察样品是否出现破裂,从而评估其热震性能。

二、测试原理

热震性是指材料在温度急剧变化时抵抗破裂的能力。玻璃容器热震性测定仪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测试:

  1. 准备工作:准备好热震性测定仪及待测样品,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样品表面干净无瑕疵。

  2. 安装测试样品:将待测样品安装在测试仪的定位装置上,确保样品处于平衡状态。

  3. 开始测试:启动测试仪,将样品加热至指定温度,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或更低温度。在测试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样品的状态,观察是否出现破裂。

  4. 记录结果:根据样品在测试过程中的表现,记录其是否出现破裂,并依据测试数据评估其热震性能。

三、测试意义

对药用玻璃瓶进行热震性测试具有重要意义:

  1. 评估稳定性:通过测试,可以评估药用玻璃瓶在温度急剧变化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在存储或运输过程中因温度变化导致的瓶体破裂。

  2. 优化设计:测试结果为药品包装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参考,确保药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质量和安全。

  3. 质量控制:热震性的检测是保证药用玻璃瓶质量的关键环节,有助于玻璃生产过程中的配方调整和质量控制。


read-normal-img



四、仪器特点与技术优势

现代玻璃容器热震性测定仪通常具备以下特点和技术优势:

  1. 高精度控温:控温系统精准度高,确保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符合测试要求。

  2. 自动化程度高:部分设备可自动完成试验,自动记录测试结果,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3. 宽温区覆盖:程序控温范围广,能够模拟各种温度急剧变化的环境,满足不同测试需求。

五、操作流程与核心价值

根据2025版《中国药典》4022《玻璃容器热震性测定法》的要求,操作流程如下:

  1. 样品制备:从瓶身中部无缺陷区域切割试样,恒温恒湿预处理24小时。

  2. 将样品固定于仪器中,设定加热和冷却参数。

  3. 实时记录温度变化和样品状态,观察样品是否出现破裂。

  4. 生成测试报告,支持多次平行测试取均值,确保结果可靠性。

六、应用场景

玻璃容器热震性测定仪广泛应用于注射剂瓶、口服液瓶等药包材的质量控制,助力企业通过GMP认证。通过精确测量和分析,可以确保药用玻璃瓶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药品包装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2025 版《中国药典》标准下,玻璃容器热震性测定仪在药用玻璃瓶热震性检测中发挥着作用。通过测定热震性能,从源头上保障药品包装质量,为药品安全、有效筑牢根基,推动药品包装行业朝着更高质量、更严格合规的方向稳健发展。